雕塑設計
現代雕塑公園的產生與演變
1。文藝復興時期形成歐洲現代雕塑公園雛形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就聞名于世。雕塑公園作為藝術與公眾結合的一種形式,源于當時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首先,文藝復興所形成的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特別是藝術平民化精神的推崇,使雕塑藝術的受眾對象和群體發生了深刻變化。其次,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基于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傳統城市的改造突顯人性化,開始關注多樣性和多元化。
這一時期,意大利人阿爾伯蒂首次提出:規劃建設城市公共空間,應該創造設計各類花園用于娛樂和休閑的理念,此后,花園逐漸成為提高城市和居住質量的一種社會追求,其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從而奠定了雕塑公園衍生的條件和基礎。
隨著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與壯大,公民意識和平等精神日益盛行。原來為少數權貴服務的私家園林部分向市民開放。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也隨著資本主義思想和制度的確立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城市文明的有機構成元素之一。
它將藝術創作植入公共開放空間中,并進行相應的環境設施設計,用藝術的手段來優化、完善公共生存空間。在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思想引導下,19世紀以來,雕塑藝術在戶外雕塑展覽、雕塑之徑、博物館雕塑花園等形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進步,各種針對公共空間,以雕塑藝術景觀為主體,為公眾提供藝術欣賞的現代雕塑公園層出不窮。
現代雕塑公園起源較早的當屬比利時的米德海姆戶外雕塑博物館。1950年在米德海姆公園舉行了首次國際雕塑展覽后,該市市長建議把這里建成一個永久的戶外雕塑博物館,該提議得到了市議會批準。一個戶外雕塑展覽是1948年由倫敦國家委員會(LondonCountryCouncil)承辦的巴特斯公園展覽(BatterseaPark),共展出了35位藝術家的43件作品,此后,該展覽連續舉辦了多年?;顒拥闹鬓k人開始注意到雕塑和環境的關系問題,帕特里夏·施特勞斯就在展覽的前言中寫道:“巴特斯公園引人入勝的湖畔花園,廣闊的草坪和繁茂的樹林,為我們找到了一個使雕塑介入理想環境的大好時機?!?br /> 傳統雕塑一般置于特定位置,或依附于教堂,或配合建筑環境。只有當雕塑從祭壇、墻壁、廣場中走出來,成為一種現代雕塑之時,它們才可能被重新組合成一種特定的“雕塑集中擺放形式”——雕塑公園。從客觀上看,雕塑公園在空間上具有可變性,例如古代私人或皇家園林由于意識形態和權屬的變化,由服務于私人家族轉而具有了公共性質,這也是今天雕塑公園的一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雕塑公園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雕塑已經在更大的程度上接近了無邊際的造型藝術創作,為雕塑公園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宮廷花園轉變為雕塑公園的經典案例。
巴黎盧森堡雕塑公園位于法國巴黎市拉丁區,面積22.45萬m2,有100多尊雕塑作品。
它原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王后瑪麗·德·美第奇修建的邸府花園。這里原本地形平緩,但為了雕塑景觀的布置,設計了10多級臺階的斜坡和臺地,構成了一種以人文理念和雕塑藝術為主體的花園。近200年來,它一直以法國重要的政治舞臺和立法機構所在地而聞名,拿破侖在此創立參議院,并宣告法蘭西帝國的誕生?,旣悺さ隆っ赖谄娴膶媽m成為法國參議院所在地?;▓@對外開放后,成為法國較早的雕塑公園之一。法國人贈給美國人的禮物——自由女神像的一個原型就安放在這里(圖1)。
2,主題性雕塑公園創作案例。
維格蘭雕塑公園位于挪威首都奧斯陸市內,占地50hm2。園內共有192組、650尊青銅或花崗巖制成的人體雕像。這些雕像生動地表現了人生百態以及人的生命歷程。雕像作者——古斯塔夫·維格蘭,41歲時(1910年),向挪威政府提出:“給我一片綠地,我要讓它聞名世界?!迸餐饬怂恼埱?,將奧斯陸羅古納爾公園交給了他。維格蘭把自己后半生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公園。30年后他果然以他的曠世杰作震驚了世界,現在公園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圖2)。
3,戶外雕塑展覽創作案例。
戶外雕塑展覽將雕塑擺放到花園以及更為廣闊的自然環境之中,從而使雕塑藝術與自然風景融匯。澳大利亞海邊戶外雕塑展覽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中旬展出,各種光怪陸離、創意無限的雕塑作品齊聚悉尼邦迪海灘,綿延。各種超現代派雕塑伴著碧藍海水“興風作浪”,各領風騷(圖3)。
4,雕塑之徑創作案例。
雕塑之徑源于英國大湖地區“格瑞澤戴爾藝術項目”。主題是將雕塑與森林環境相結合,樹干和樹葉是雕塑的前景與背景,游人要按照地圖沿著小徑尋找雕塑的蹤跡,表達出藝術家對于自然界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圖4)。
,5,博物館雕塑花園創作案例。
博物館雕塑花園是博物館、藝術中心、藝術家故居或紀念館、畫廊等在室外環境中的一種擴展,以模擬室內的展覽效果為原則,一般面積較小。在巴黎塞納河南面,經過一排莊嚴的政府辦公樓,便來到了幽靜的梵倫納小路。這里沒有皇家御道的飛揚跋扈,也沒有喧鬧的汽笛聲。
而這條小路的77號,便是聞名世界的羅丹博物館。館內收藏了20世紀的著名雕塑家羅丹的數千件雕塑作品,包括“思想者”“吻”“地獄之門”“上帝之手”等(圖5)。
1。文藝復興時期形成歐洲現代雕塑公園雛形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就聞名于世。雕塑公園作為藝術與公眾結合的一種形式,源于當時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首先,文藝復興所形成的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特別是藝術平民化精神的推崇,使雕塑藝術的受眾對象和群體發生了深刻變化。其次,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基于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傳統城市的改造突顯人性化,開始關注多樣性和多元化。
這一時期,意大利人阿爾伯蒂首次提出:規劃建設城市公共空間,應該創造設計各類花園用于娛樂和休閑的理念,此后,花園逐漸成為提高城市和居住質量的一種社會追求,其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從而奠定了雕塑公園衍生的條件和基礎。
文藝復興至資產階級革命前,歐洲一些國家的雕塑藝術已經相當繁榮。當時,在一些皇家、貴族的心目中,擁有雕塑藝術品不僅意味著富足與聲望,更是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文化偏好的表達。于是,宮廷花園和私人別墅成為雕塑藝術施展的天地,引領傳統園林進入一個新的藝術設計時代,并成為后來雕塑公園的雛形。
隨著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與壯大,公民意識和平等精神日益盛行。原來為少數權貴服務的私家園林部分向市民開放。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也隨著資本主義思想和制度的確立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城市文明的有機構成元素之一。
它將藝術創作植入公共開放空間中,并進行相應的環境設施設計,用藝術的手段來優化、完善公共生存空間。在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思想引導下,19世紀以來,雕塑藝術在戶外雕塑展覽、雕塑之徑、博物館雕塑花園等形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進步,各種針對公共空間,以雕塑藝術景觀為主體,為公眾提供藝術欣賞的現代雕塑公園層出不窮。
現代雕塑公園起源較早的當屬比利時的米德海姆戶外雕塑博物館。1950年在米德海姆公園舉行了首次國際雕塑展覽后,該市市長建議把這里建成一個永久的戶外雕塑博物館,該提議得到了市議會批準。一個戶外雕塑展覽是1948年由倫敦國家委員會(LondonCountryCouncil)承辦的巴特斯公園展覽(BatterseaPark),共展出了35位藝術家的43件作品,此后,該展覽連續舉辦了多年?;顒拥闹鬓k人開始注意到雕塑和環境的關系問題,帕特里夏·施特勞斯就在展覽的前言中寫道:“巴特斯公園引人入勝的湖畔花園,廣闊的草坪和繁茂的樹林,為我們找到了一個使雕塑介入理想環境的大好時機?!?br /> 傳統雕塑一般置于特定位置,或依附于教堂,或配合建筑環境。只有當雕塑從祭壇、墻壁、廣場中走出來,成為一種現代雕塑之時,它們才可能被重新組合成一種特定的“雕塑集中擺放形式”——雕塑公園。從客觀上看,雕塑公園在空間上具有可變性,例如古代私人或皇家園林由于意識形態和權屬的變化,由服務于私人家族轉而具有了公共性質,這也是今天雕塑公園的一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雕塑公園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雕塑已經在更大的程度上接近了無邊際的造型藝術創作,為雕塑公園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宮廷花園轉變為雕塑公園的經典案例。
巴黎盧森堡雕塑公園位于法國巴黎市拉丁區,面積22.45萬m2,有100多尊雕塑作品。
它原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王后瑪麗·德·美第奇修建的邸府花園。這里原本地形平緩,但為了雕塑景觀的布置,設計了10多級臺階的斜坡和臺地,構成了一種以人文理念和雕塑藝術為主體的花園。近200年來,它一直以法國重要的政治舞臺和立法機構所在地而聞名,拿破侖在此創立參議院,并宣告法蘭西帝國的誕生?,旣悺さ隆っ赖谄娴膶媽m成為法國參議院所在地?;▓@對外開放后,成為法國較早的雕塑公園之一。法國人贈給美國人的禮物——自由女神像的一個原型就安放在這里(圖1)。
2,主題性雕塑公園創作案例。
維格蘭雕塑公園位于挪威首都奧斯陸市內,占地50hm2。園內共有192組、650尊青銅或花崗巖制成的人體雕像。這些雕像生動地表現了人生百態以及人的生命歷程。雕像作者——古斯塔夫·維格蘭,41歲時(1910年),向挪威政府提出:“給我一片綠地,我要讓它聞名世界?!迸餐饬怂恼埱?,將奧斯陸羅古納爾公園交給了他。維格蘭把自己后半生的心血全部注入這個雕塑公園。30年后他果然以他的曠世杰作震驚了世界,現在公園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圖2)。
3,戶外雕塑展覽創作案例。
戶外雕塑展覽將雕塑擺放到花園以及更為廣闊的自然環境之中,從而使雕塑藝術與自然風景融匯。澳大利亞海邊戶外雕塑展覽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中旬展出,各種光怪陸離、創意無限的雕塑作品齊聚悉尼邦迪海灘,綿延。各種超現代派雕塑伴著碧藍海水“興風作浪”,各領風騷(圖3)。
4,雕塑之徑創作案例。
雕塑之徑源于英國大湖地區“格瑞澤戴爾藝術項目”。主題是將雕塑與森林環境相結合,樹干和樹葉是雕塑的前景與背景,游人要按照地圖沿著小徑尋找雕塑的蹤跡,表達出藝術家對于自然界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圖4)。
,5,博物館雕塑花園創作案例。
博物館雕塑花園是博物館、藝術中心、藝術家故居或紀念館、畫廊等在室外環境中的一種擴展,以模擬室內的展覽效果為原則,一般面積較小。在巴黎塞納河南面,經過一排莊嚴的政府辦公樓,便來到了幽靜的梵倫納小路。這里沒有皇家御道的飛揚跋扈,也沒有喧鬧的汽笛聲。
而這條小路的77號,便是聞名世界的羅丹博物館。館內收藏了20世紀的著名雕塑家羅丹的數千件雕塑作品,包括“思想者”“吻”“地獄之門”“上帝之手”等(圖5)。
上述幾種雕塑藝術展示形式,其較大的進步就是使得原本屬于學院精英的雕塑藝術開始與民眾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以開放性的姿態出現在公共場所中。其初級審美的功能和集中擺放的方式,都很接近現代的雕塑公園。
本文由 合肥雕塑公司 整理編輯。
- 上一個:創造雕塑藝術的方式
- 下一個:國內外城市雕塑規劃的特點